自古以來,盤古開天,反清復明,民國元年,代代相傳皆以 “對不起” 來向對方表達歉意。道歉也許是因為你摸著良心,自覺自己做了不對的事。
什麼又是 “不對的事”?就是普羅大眾之下的殺人放火搶錢偷人。
當然我們一般善良的小老白姓都不會是好萊塢電影裡的反派角色,不會有以上刑事案例需要出來對不起。
但跳脫出這喪失倫理道德的圈圈之外,“對不起” 為什麼還是滿街跑?
如果您是做服務業的我想你感觸會更深一些,很難有一天上班會不需要張開口說出這三個字,雖與你無關但你必須,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。
但現實一點,難聽一點,這是你的工作,雖然我也常常有一種悶火在燃燒,久久自爆一次,只求不會像氣爆一樣波及到身邊的人。
“我又沒有做錯為什麼要道歉” 的觀念還一直到上星期跟孔爸吵架以前還藏存在我的靈魂深處裡。
我知道我超不孝,居然跟爸爸吵架,但一家都是O型的,很難不有話直說,雖然祖先應該覺得在血型上大做文章很!不!孝!
子曰:「夫孝,使于事親,中於事君,終於立身」,不是要你單單孝順父母,而是要你了解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而已。
因為這次的有話直說,終於在半五十領會出 “對不起不是只是對不起” ,白話到一個祖先又要皺眉,膽敢quote起來。
很多時候道歉不是為了自身的行為,反而是為了緩和當下的情緒。
這麼說好了,小明只要跟女友吵架就ㄧ定馬上對不起,每次,屢試不爽。但每次吵架都是因為小明擠牙膏從中間擠,小明的女朋友堅持要從底部開始。
沒有任何的錯誤在這之中,只是在同一件事情上有不同的認知,而小明為了緩和女友的情緒先對不起。
其實小明很聰明,因為他還是可以每天從中間擠牙膏,每天對不起,來保有自己的生活態度(其實只要買兩條牙膏各擠各的,就誰都不怨誰了)。
比起喜歡說對不起,喜歡聽對不起整個幼稚到一個最高點,很不時尚。好比一杯美式咖啡加了六包砂糖,紅酒加冰塊... (在此申明這只是我個人的見解,如有冒犯還請見諒,純屬舉例)
當然這樣說不是要你把對不起掛在嘴邊,跟屈X氏把擴音器放在店外無限循環 “消費滿588送88,消費滿1088送188,彩妝全面88折”,聽久了很難當一回事。
而是想要表達對不起跟沒自尊並沒有劃上等好,在某個角度來看,跟我愛你一樣,高手中的高手都說 “先說先輸”(聳肩)。
真正的對不起應該是在事件發生之後,避免再次發生才能稱為對不起吧?言行一致,難度頗高,一生的課題,但比永不出錯簡單。
我們都是凡夫俗子,不要肖想當神仙,